从小就发现自己对文艺作品通常的“催泪””感人”基本免疫。我和别人一起看所谓的催泪感人作品(例子:《我的兄弟姐妹》《和你在一起》之流)会十分尴尬,因为就我一个人不哭。人皆称男默女泪的《仙剑奇侠传》《天之痕》结局我完全无感。我玩遍日本“泣系”黄油,也几乎没被催到过。煽情煽不对还会引起我强烈的厌恶比如我最讨厌的电影…
因为是这种体质,所以落泪次数屈指可数,因而会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
本人看文艺掉眼泪大致有两种原理,第一种是被美哭,第二种是被惨哭。
我觉得美哭的原理不仅仅是被美到,还有一点就是感觉到了到创作者的真爱。
美哭
越南电影Three Seasons的结尾段落。小时候中央台看的。水上市场,跳水的少年,卖水果的女人,Do Ai的合唱,瞬间落泪。
越战电影Heaven & Earth的开场段落。小时候买盗版碟看的。我记得我看到农民在稻田里撒杀虫剂的那个镜头时已经泪奔,这时候正式开场就几十秒?主题音乐功不可没。
伏尔加塔塔尔人歌曲Туган тел/Tugan tel(母语)。民族主义歌曲大多虚张声势惹人厌,但这首塔塔尔人的非正式anthem不一样。是被同化、母语即将消失的弱小民族朴素的声音。绝不是一种丑陋的情感。中国哈萨克歌手叶尔波利专辑《阿勒泰》里有一个特简朴的版本。哈萨克斯坦的塔塔尔族小姑娘在某选秀节目上的演唱我觉得也很好。
已故女歌手冈崎律子的、已经老去的中学好友,在纪念律子的例行音乐会上表演律子歌曲メロディ(黄油《交响乐之雨》插曲)。律子高一时和朋友加藤恵子与堤真耶组成了乐队エレナー,还一起参加过比赛。后来律子成为职业音乐人,两位同学则从事普通工作,远离了音乐。律子2004年忽然去世后,把乐谱留给了中学好友,已经多年没有音乐活动的两位素人好友,之后开始每年以エレナー的名义举办演出纪念故友。这个视频录制于2018年,加藤恵子演唱这首特别轻快的歌时仍然不能抑制泪水。恵子的演唱并不完美,甚至因为哭有点跑调,但因此更加动人。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并不知道两位和律子的关系,很想知道为什么演唱者唱这样快乐的歌会哭呢,考证了她们的背景后大呼催泪电影也编不出这样美好的友情!
中国电影《船家女》高占非徐来划船唱《摇船歌》的部分。我第一次看这段的心态是找资料,连认真看电影的状态都不是,所以眼泪掉得猝不及防!
惨哭
《Breaking the Waves》《Dancer in the Dark》:还是挺佩服Lars von Trier的,能让我看进去、不觉得愚蠢造作、还把我惨哭,真的太难了!当然这两部电影严格来说也是美哭+惨哭,音乐很重要。
美哭 + 惨哭
抗战时期流亡东北人题材歌曲《四季歌》《街头月》《长城谣》:非常反感今日中国的国耻叙事、受害者心态,一边吹嘘厉害了我的国一边抓着这些不放就特别烦。但这几首来自真·国破家亡时代,感怀白山黑水大豆高粱的歌曲,却是真实感人的,而且(哪怕不知道其历史背景)都很好听。我不用闭眼睛,就想象这几首的声音,周璇周小燕的面孔,可以马上掉眼泪,特别灵。
Yapoos/戸川純《あたしもうぢき駄目になる》:歌词和曲子都非常酷烈。角度实在太特别了——纯酱把高村光太郎悼念智恵子的诗反了过来,变成了“我的一半已经不再是我 自我丧失只是时间的问题”的智恵子的口吻。“我对你污言秽语 你却说即使我疯了也不离不弃”,我还没见过其他类似角度的爱情歌曲。
杭盖乐队版《波如莱》:第一次听到这个有着悲苦背景故事的旋律是在流放北大荒的右派作曲家汪立三的《童心集》里。杭盖的版本应该是这首最好的人声演唱了。加入自行车铃声很神,00后可能都没有和这声音相连的情感了!
美哭 + ?
柴咲コウ《謡い経》(即《妙法蓮華経観世音菩薩普門品偈》),《女城主直虎》插曲,菅野洋子作曲。我从没看过直虎电视剧,听OST的时候抹眼泪了。这个眼泪的原理就有点复杂了。有对东亚佛教历史的惊叹(是怎样在南北朝乱世从印度传到中原,又东渡日本,千年后仍以吴音诵读汉字的形式在日本流传?)。也有对世间的苦古往今来不分文化人种就没变过的感慨。“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観音力 波浪不能没"“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寿終 念彼観音力 刀尋段段壊”,从自然灾害到政治迫害,人需要对这些超越时间空间的苦的抚慰(不仅仅是解脱),才是(如今被斥为“非佛说”伪经的)大乘佛教产生流传的根本原因… 曲子本身很美,能把单调的念经写得感情有起伏是不简单的,这段经文也有其他人加上音乐过,和菅野的版本一对比高下立现。比如薬師寺寛邦版就是单纯的治愈系,是无法唤起菅野版给人的复杂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