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塞尔维亚人对同文同种同宗教的黑山从塞黑独立出去,虽然不悦,却并未强行阻止?为什么科索沃自治/独立运动就引发了战争?

客观上,科索沃和黑山的法律地位不同。作为前南斯拉夫联邦的加盟共和国,黑山的宪法地位和塞尔维亚是平等的,根据宪法天然有权自决有权公投独立。南斯拉夫解体后,南联盟和塞黑的法律继承了前南斯拉夫的这一遗产。而科索沃,在南斯拉夫时期,是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域。南斯拉夫时期,南斯拉夫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的地位是少数民族,并不像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 一样拥有以民族命名的共和国。因为这个原因,南斯拉夫的阿尔巴尼亚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建立自己的共和国的呼声就没断过。南斯拉夫政府虽然从来没有赋予阿尔巴尼亚居民占多数的科索沃共和国地位,但是1974年南斯拉夫修宪后,科索沃在法律上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后来科索沃局势的紧张和科索沃自治权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大幅限制有很大关系。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塞尔维亚人,科索沃这块地方,是圣地一样的存在,在塞尔维亚文化和国族神话里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所谓的“科索沃神话”。

科索沃神话是怎么来的?要从1389年的科索沃之战说起。1389年,进军巴尔干的奥斯曼苏丹Murad一世和塞尔维亚王子Lazar率军在科索沃交战,双方死伤惨烈,苏丹和王子双双死亡。虽然科索沃之战并不是奥斯曼征服塞尔维亚的最后一战,但这场战斗很快就在塞尔维亚文化里取得特殊象征地位,成为口头史诗文学的常见题材。塞尔维亚教会则把Lazar王子封为圣人,殉教者,形成了Lazar崇拜,编了大量故事赞美Lazar英勇爱国护教,经过历代教会的再创作,越编越神。这些,便成了以“保卫基督教世界抵抗伊斯兰”“英雄主义”“牺牲与背叛”“受难与拯救”“死亡与重生”为主题的科索沃神话。总之,在19世纪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之前,科索沃神话就已经是塞尔维亚文化的一个部分了。

近现代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运动自然没有错过科索沃神话。科索沃神话是民族主义者大力宣传的“塞尔维亚受害叙事”中的核心,有时候被用来激发塞尔维亚人的爱族/爱国心,某些时候也被用来激发对其它民族的仇恨。在很多塞尔维亚人心里,科索沃神话地位神圣,能激发起强烈的民族情感:没有科索沃,就没有塞尔维亚,科索沃之战是塞尔维亚人历史上的分水岭。谁对相关叙事公开表示质疑,谁就是叛徒。

二战时期,南斯拉夫共产党游击队和与纳粹合作的反共的塞尔维亚极右组织Chetniks均利用了科索沃神话,前者用科索沃神话来激发抗击侵略的决心,后者则用科索沃神话来正当化种族清洗行为。

米洛舍维奇,Gazimestan,1989

米洛舍维奇,Gazimestan,1989

1989年,科索沃之战六百周年,时任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的米洛舍维奇在科索沃之战古战场纪念遗址Gazimestan面对一百万塞尔维亚人发表著名的长篇演讲影像),冲破了铁托时代对大塞族主义的禁忌,是南斯拉夫通往解体之路的里程碑性事件(中国的政治正确说法是,米洛舍维奇是反西方英雄,南斯拉夫解体是西方阴谋,然而米洛舍维奇自己对南斯拉夫解体实在有极大功劳)。

1989年拍摄的电影《科索沃之战》的插曲Himna Kosovskih Junaka (科索沃英雄之歌)后来成为解体战争时期隶属南斯拉夫情报部门的罪行累累的特种部队JSO的军歌。贝尔格莱德红星足球队球迷在比赛里也喜欢唱这首歌。

如今,在youtube相关视频的评论区,口号“Kosovo je Srbija” (Kosovo is Serbia)随处可见。

有意思的是,和塞尔维亚同文同种的黑山(也共享科索沃神话,有传说称黑山人是科索沃之战败走的骑士的后裔)从塞黑独立后,成为最早承认科索沃独立地位的国家之一,引起塞尔维亚强烈不满。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对科索沃神话深信不疑、历史教育里各种反奥斯曼成分的塞尔维亚人,近年来… 也有不少人被以奥斯曼帝国黄金时期为背景的土耳其宫斗剧 (以及其它土耳其肥皂剧)征服,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跑到伊斯坦布尔圣地巡礼

根据塞尔维亚历史学家Latinka Perović,科索沃神话在年轻一代塞尔维亚人中开始有所褪色,对科索沃问题,年轻一代民族主义者逐渐倾向于在法律框架内行动而不是诉诸激情和武力。近年来,科索沃神话相关纪念活动最多的地方不是塞尔维亚,而是波黑境内的以塞尔维亚族为主体的Srpska共和国(波斯尼亚战争停战后波黑被分成了以塞尔维亚人为主体和以Bosniak+克罗地亚人为主体的两个部分)。如果未来塞尔维亚人再次卷入战争,或许科索沃神话还会再次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