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上映的《马路天使》中,周璇演唱的《四季歌》与《天涯歌女》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不朽的经典。

《四季歌》和《天涯歌女》均由贺绿汀改编自苏南民间曲调。

网上对贺绿汀的角色的认识混乱不堪。有的说“贺绿汀作曲”,有的说”贺绿汀抄苏州歌曲不厚道”,有的说“贺绿汀选曲”。

我无意谈论作曲和编曲的界限之类的哲学话题,我想讲下贺绿汀改编过的《四季歌》和《天涯歌女》与原始材料有什么区别。

贺绿汀三四十年代的复调小品

中国学过一点弹琴的人,我想一定学过贺绿汀的《牧童短笛》(1934)吧!(我小时候学过几天电子琴,都会弹这首,超喜欢,至今能背谱)

学过《牧童短笛》的人,应该知道这首曾在俄国人齐尔品(话说此君自己创作的中国风格钢琴曲味道纯正,根本听不出不是中国人写的)举办的征集中国民族风格钢琴曲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是结合复调和中国五声旋律的典范。

喜欢《牧童短笛》的人,可能会好奇贺绿汀有没有写过类似风格的其他作品。

我知道的,有很明显的旋律线条counterpoint的,只有

  • 小曲》(1940):和《牧童短笛》相比,这首从头复调到尾,是非常纯粹有趣味的一首二部创意曲。
  • 《船家女》插曲《神女》(1935): 《船家女》的三首插曲里,胡笳演唱的这首是最被忽视的一首。这首和《牧童短笛》的创作时间很近,听听前奏和伴奏,明显是同一种思维写出来的曲子。

《四季歌》与《天涯歌女》

贺绿汀改编《四季歌》和《天涯歌女》时,很明显地融入了他在他的复调小品中用的思维方式。

对比一下《四季歌》和《哭七七》,马上就会发现《哭七七》的伴奏和人声用的是相同的旋律,最多略有装饰,但《四季歌》低音的三弦,却多次出现人声旋律的counterpoint。

对比一下《天涯歌女》和《知心客》,会发现一样的区别。

把《四季歌》《天涯歌女》的人声旋律和三弦的旋律一合,改成钢琴音色,马上就会发现和贺绿汀的民族风格复调钢琴小品何其相似!

《四季歌》,钢琴。(博主使用Logic合成)(一次点不开请点两次,我也不知道某些浏览器咋回事)

所以,贺绿汀改编过的《四季歌》与《天涯歌女》,尽管听上去浑然天成似乎就是正宗的民乐,其实已经引入了传统民乐中沒有的思维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