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度爆火的"一键出歌AI"suno升级到了第五版,因为听到的生成曲质量比以前有改观,我便买了会员体验。
我对输入歌词一键生成的其实兴趣不大,只有做恶搞歌的时候可能拿来玩一玩。
但是我注意到现在的suno,除了一键从0生成,还能做cover,即在已经有旋律、和声的输入音频基础上进行生成的功能。这样,我对生成品的控制就大很多,从音乐制作角度,这是远比一键从0生成有趣、有用的功能。
我用一些简单的旋律,还有自己的旧曲子,传到suno命令它按我的要求cover,结果震惊到我。
虽然废品率非常高,但是偶尔出中品和良品的时候,效果还是很可以的。AI生成音频字面上的音质现在仍然不高,但是演奏时的表达已经远超传统软音源,合唱更是自带多声部和像模像样的voice leading。音源界的大地震要来了。
翻唱100年来没有录音的学堂乐歌
把埃塞俄比亚国歌改编成80年代台湾情歌风格
给我自己的曲子换乐器
用法总结
- 可以命令suno基本忠实于原音频,这时suno的cover功能相当于AI软音源,只不过它
- 演奏效果可能会更真(这点像摇盲盒,有时候出来的不错,有时候很多artifacts,不稳定)
- 但是不能保证100%听你话,可能会错音和乱改和声。有时候它改得还算顺,但更多时候直接让生成出的东西废掉。亲测,(以我的标准)废品率大概95%。音频质量仍然不干净,但是对于“大概听个效果、感受一下可能性”足矣。
- suno提供对不满意的局部再生成的功能,但是我觉得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候明明整体效果不错就是错了一个音或者一个和声,你也没法通过命令让它改正,非常遗憾。
- 也可以通过调整参数让suno放飞改编,这就相当于remix/二创了,也很有意思。
suno-V5评价
de-facto AI软音源
suno对没有钱请真乐队演奏的业余玩家是重大利好,比如我从来没有用过比较昂贵、效果好的软音源,没用过弦乐独奏(因为midi弦乐很难听),suno第一次让我听到自己的曲子使用听上去效果好一些的弦乐独奏的感觉,有点感动到。suno合成的合唱也很有内味儿。
但是,比起suno,我更希望音源厂商能尽快整合AI rendition(类似管弦乐打谱软件用的noteperformer)的功能,因为可控性比会乱改音符并且不能提供干净分轨的suno高太多。
哼哼党的福音
suno对不懂乐理的哼哼党自娱自乐是重大利好。虽然我不需要这个功能,但是特意用经典赞美诗旋律测试了一下,suno生成的cover的和声有的还是挺正的。
经亲测,suno的cover功能,提供单旋律和带和声的音频,效果是不一样的。提供带和声的音频,它基本会跟着你的和声走。提供单旋律,它自己加。
它自己加的和声比较标准(除非是特殊的genre),比如大调的choral就是基本的I-IV-V-I。
以《湖上春行》翻唱为例。我作为输入的"神秘黄油BGM版"虽然和声简单,但是也用了些七和弦,它改造成人声版后,钢琴伴奏的和声色彩基本没有变。
若只用《湖上春行》的旋律轨让它改造成人声版,就基本只是三和弦。对比最明显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那两句,AI自己配的就是和传统的教会音乐版差不多)。
如果需要有其他色彩,比如要多一点 chromaticism,简单的诸如borrowed chord,就不能依赖AI配,得自己提供,因为提示词不在genre之外单独对和声要求反应。
未来
目前专攻虚拟歌手的ace studio出了AI小提琴,我觉得效果还不如suno,但是总之,AI音源的技术已经到那里了,下面就看哪个厂商做得好了。
值得关注的还有melisma。
目前大厂还没有行动,先入局的都是新角色。但我觉得大厂迟早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