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著名中国女人里,我最感兴趣、最想看到相关题材文艺的是江青和丁玲。这不是因为我赞同江青的政治主张,或者喜欢丁玲的文学风格。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如果要我选出一生深陷中国20世纪的漩涡、最有20世纪感的中国女人,一定非她们莫属了。

可惜,江青和丁玲,一个因为政治原因被妖魔化丑化,变成现代妲己;另一个,因为革命文学的过气,变成了过气名人。只有她们的多彩的私生活,仍能唤起最广大当代读者的点击欲。

能过审吗?

中国目前境内的审查制度下,是不允许出版深入探索这两个人物的一生与心理世界的大众文艺的。

许鞍华说她最想拍丁玲,但因为过审无望,所以拍了讲萧红的《黄金时代》(延安早期的丁玲有登场)。丁玲不是受到正式纪念的正面人物吗?鹤岗和常德不是都有丁玲纪念馆吗?怎么会过不了审呢? 因为,丁玲一生大起大落,认真讲丁玲,就不能对“落”的部分轻描淡写,就绕不开延安整风和后来文坛的各种血雨腥风,绕不开最高领袖亲自出马左右丁玲命运的事实,绕不开对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和革命关系的思考,当然过不了审啦!

江青就更不用说了。前半生还可以展开说说,后半生——中国官方允许的公开历史叙述,被《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死死限制住。如果要客观地表现江青的一生,那就不能把中共男性高级领导人犯的错误都算在她头上。如果丁玲题材还是过不了审的问题,江青题材就是“严重政治问题”了。

定居美国的盛宗亮(Bright Sheng),在美国以江青为主角写出歌剧Madame Mao(总谱),但是没有音像资料,影响不大。美国作曲家John Adams的歌剧《尼克松在中国》中江青以狂气的形象出场(这个角色已经成了日本和韩国女高音喜爱的经典角色,但还没见中国人敢演的),但是她并不是这部歌剧的主角,狂气也不是江青的全部。

演唱I am the wife of Mao tse tung的阿根廷女高音望着蓝萍的照片陷入了沉思

演唱I am the wife of Mao tse tung的阿根廷女高音望着蓝萍的照片陷入了沉思

中国的传奇不能在中国讲,😮‍💨

有人看吗?

不过就算没有了限制,我觉得短视频时代

1.年轻人里有强烈历史情结的不多(父母那一代因为经历了毛时代到邓时代的巨变,所以天然对此类题材有兴趣)。 2.不带臧否之心,对历史人物有好奇心和同情心的也不会很多。看看陶刘惨案怎么传播的就很明白了,大部分人满足于简单粗暴,从品头论足中获得道德快感。

最近的例子,许鞍华苦心孤诣拍了《黄金时代》,票房惨败,只有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们看得津津有味,电影的成败就不论了,最后被议论的最多的,还是“作女”!